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访谈 >> 文章详情
事无巨细“高控制”易致孩子“心伤”
文章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1-10-13      阅读数:1,087 次

  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这是10月10日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最新数据。10月10日也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心理专家提醒,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良方”,面对青少年的一些“小情绪”,家长如果能够早识别、早干预,就能防患于未然。

  事无巨细的唠叨管教让家长越位,“高控制”家庭易忽略孩子心理需求

  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北京朝阳区一家心理诊所的儿童会诊室,儿童青少年行为及情绪问题专家、茶壶心理创始人尹建民指着满满一架子沙盘玩具告诉记者,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孩子,通过在沙盘上选择和摆放这些形形色色的玩具模型如植物、动物、房屋、汽车等,来“投射”他们的情绪、愿望、性格。

  小米(化名)是一名四年级学生,患有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控制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小米第一次设计沙盘,整个沙盘上摆满了坦克、刀枪、骷髅头,整个色调非常灰暗,几乎不留空间且杂乱无章。”尹建民告诉记者,从沙盘投射可以看出,小米选择了“战争场景”,潜意识里带有攻击性,并且逻辑混乱没有布局意识,这也是“高控制”家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共性。

  “很多人认为‘高控制’家庭就是父权高度集中,多伴以强制命令、高度约束、绝对服从为教养原则,甚至出现暴力方式。但实质上目前普遍是‘父职缺席’,母亲唠唠叨叨、事无巨细的保姆式管教和苦口婆心的劝诫,是当下“高控制”家庭的特殊形态。” 尹建民解释说。

  记者了解到,因为父亲经常出差,小米主要由奶奶和妈妈带大,妈妈体贴又强势的教育方式,无时无刻不渗透进孩子的成长中。比如,孩子想穿一双鞋,可妈妈觉得这双鞋不耐脏而不停劝说孩子;孩子想吃一道菜,但妈妈觉得太油腻要求孩子吃更有营养的菜……

  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爱的旗号,实质上忽略了孩子最直接的心理需求。尹建民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在这种“高控制”下,孩子的表现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时期是认同并习以为常,但进入青春期后独立自主意识逐渐显现、叛逆情绪滋生,孩子会“排斥”家长的规划和安排,对家长依然强势的态度表现为隐忍、反抗或冷漠、无视,到最后,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就开始浮出水面。

  家长焦虑、学业压力、角色混淆等,让“高控制”家长喜欢时时处处干预孩子

  家长的焦虑转移。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前来咨询的家长们的“焦虑”画像也惊人类似,多为父亲处于亲子教育的游离与忽视状态,母亲在失控感下焦虑无措。“母亲单方面的养育付出,会面临巨大的艰辛和压力,如果母亲的焦虑情绪没有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有力支持,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她只能无意识地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进而对孩子转向更强烈的控制,并且极力避免因孩子失控而导致的价值感失衡。”尹建民表示,这样的家庭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是极度崩溃的,因为他们把孩子的“好坏”看作自身价值最重要的体现。

  只看学业的“功利心态”。记者发现,许多来做心理咨询家庭的直接原因是“孩子成绩不理想”,即使孩子很早前就存在行为情绪异常,但只要不影响学习,家长往往不会求助心理干预机构。“这也是典型的‘高控制’思维,只要满分、第一名这样的好结果,不在乎过程是否合理、科学。其实很多孩子送过来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家长们总是认为,经过心理辅导干预,只要孩子成绩上去了,就算‘治愈’了。”尹建民说。

  原生家庭的“桎梏”。父母为什么要用暴力方式惩罚孩子?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于“打痛了长记性”,因为许多“高控制”父母仍停留在原生家庭的教育观念中——“上一辈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尹建民认为,在心理学上,孩子会把“爱”与“暴力”建立因果联系,认为打别人也是“善意”的一种表达;在道德层面,父母的这种遗传示范效应如果没有被打破,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不断给孩子释放一种信号——“因为爱而产生的暴力行为并非是一件坏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青少年喜欢以顶撞、打架、拉帮结派的方式,来表达人际关系的诉求。

  父母职业与家教角色定位“混乱”。在许多咨询案例中,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占“高控制”家庭比例较高,他们中很多人是教授、医生、公务员、企业高管这样的精英人群。“这类父母工作有严格规定,通常要求严谨、严肃,重视高度自律和高效输出。他们往往在下班后很难快速切换身份,改用活泼、温柔、极有耐心的方式与孩子平等对话。”北京脑躯力儿童青少年成长中心首席专家韩冰解释,这部分人群通常以自身的“成功”为样本去要求孩子,认为自己的学识经验、人生态度基本都是正确的,完全可以为孩子做引领,对孩子“该做什么,做到多好”有较强烈干预指导,并且不允许“偏离”状态存在。

  坚守主要原则、尊重孩子喜好,父母要平衡家教的“控制”与“独立”

  韩冰在家庭治疗中发现,在“高控制”模式下,孩子对父母形成了强烈逃避与高度依赖共存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寻求自我成长,一方面又“习惯”于父母的保护。因为“高控制”意味着让孩子放弃独立思考的机会,选择“按图索骥”,孩子因而缺乏真正的内生动力。

  该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上进心?“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善于倾听孩子的表达,用激励、赞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给予孩子反馈。”韩冰建议说,当父母和孩子关系趋于融洽时,孩子会表现出“更加自觉、更易沟通、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提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为仁之本,孩子服从听话是本分;而在青春期,“叛逆、独立”是孩子天性的释放,是其必经的成长过程。该如何平衡家庭教育中“控制”与“独立”?

  “当孩子表现出不听话、叛逆时,父母的本能反应是警惕、紧张、无措,并计划进一步加强控制力度。但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及时意识到自身焦虑,打断这根紧绷的弦,从紧张状态逐渐放松,同时坚守主要原则,其他细节可以尊重孩子的喜好。”韩冰提醒说,因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本身的控制和焦虑状态,孩子与这种状态下的父母在一起会感到不舒服。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独立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听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逐渐分离,为了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独立。而家庭正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土壤’。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孩子会向父母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及时化解负面情绪。”韩冰说。

责任编辑: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