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及教育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质量。认识、理解当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困难与障碍,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更明晰的发展策略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可能性。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担起这份责任?为此,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
记者:您虽然是大学教授,却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扎根基础教育领域,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入实践、探索与研究。在您看来,面临“双减”,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空间在哪里?
李家成:我认为这涉及班主任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突破能力问题,暂且称之为班主任带班的“破茧力”,班主任的自身成长离不开外在的影响、引领,更离不开自我内在的主动深造。在此前提下班主任才能跳出经验,创造自己的工作格局,实现班级建设的变革,实现“全人教育”。
“茧”在何处
记者:“茧”是什么?是什么现象让您有了这样的认识与思考?
李家成:我认为“茧”不是他人强加给班主任的枷锁,而是班主任自己在工作、成长过程中的形成物。它伴随班主任的整个职业生涯,影响班主任对自身工作发展的看法、做法及想法。
例如,班主任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等待学校安排工作的态度,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对班级属性的定位等,都产生、形成于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如影随形地影响着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方式。这些“茧”真实存在,但班主任很可能意识不到,或者没有主动发现、感悟、体验它。不管是工作了20年的老班主任还是刚上岗的新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想法,都会基于这些想法加以实践,这是好事。但这些想法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衍生出消极因素,就可能变成班主任再发展的“茧”, 需要突破它。比如极端、抱怨、气馁等情绪。
记者:这种极端、抱怨、气馁的情绪是由什么原因引发的?
李家成:例如与家长的合作,有的班主任会觉得那是额外的、纯粹的付出性劳动;但有的班主任会乐在其中、享受合作的成果。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影响学生在班级里的内心体验与感受。班主任在认清、反思、重构自我的过程中,要敢于自我否定,突破事业的天花板,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观照学生生命的教育格局。
记者:“茧”之所以成为“茧”,是不被察觉、无意识的结果。班主任缺少自觉的根源何在?
李家成:一是因为不够自知。绝大部分班主任看不清班级是培育学生社会化的天然公共场域,由此导致班主任角色定位的偏离,总是在管控思想指导下打转转。国际化背景之下,我们看到美国、英国没有班主任制,就认为中国也应该没有。但很少有人看到冰岛、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是有类似制度的。我们应充分认识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和班级建设的内涵,看到并发展自身制度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是班主任的必修课。
记者:班级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李家成:班主任是实现综合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是教师团队的领导者,是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关键人,是确保中小学教育系统运行的重要主体。班主任与学生及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区工作者合作,共同促进班级生活的发展,让学生及更多主体在班级生活中获得发展,这样的教育实践就是“班级建设”。
记者:不自知是形成“茧”的第一个原因,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实现自我突破吗?
李家成: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班主任不够自强。班主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发展方式往往囿于传统经验里。班主任应时常自问,“我”有没有通过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实践研究把教育的丰富性、可能性变为现实?
教育教学改革成就了许多有想法、敢于实践、潜心研究的教师,而反观班主任群体的发展状态,优秀者相对较少,这也是制约班主任发展的“茧”。班主任往往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于学科教学的人,更看重各类学科成绩,也更看重自己以学科教师角色获得的教育研究成果。而对班主任工作则以“副业”待之,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远远不够。所以,我们需要正视自身的班主任角色,视其为“主业”,深入研究与实践,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记者:“双减”政策的出台,更加突出了班主任扩大工作半径的必要性,当班主任是家校社的核心时,其主动性自觉性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师生的精神生活质量。
李家成:是的。有的班主任最怕与家长打交道,心想“50名学生都够自己忙的了,再来100名家长简直要了命”。相反,有的班主任想的则是“就算给我100名学生、200名家长也不怕,看我怎么影响他们”。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会产生不一样的工作状态。所以,束缚班主任的“茧”是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也是发展方式。
记者:班主任走上自知自强之路,由此获得的成就感会大大增强工作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李家成:对,这就是“茧”形成的第三个原因,班主任不够自信。面对同事、学生、家长、理论研究者,面对各种各样的变革,班主任是否足够自信?是否有底气?班主任的心理状态应是“我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和基础”,而不是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江苏省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班主任陈亚兰和她的同事已经连续3年组织学生、家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人问,“中国农民丰收节”跟教育有关系吗?班主任能做些什么?班主任要看到了解农业、农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发挥创造性,帮助孩子补上农业、农时、农事这一课。
我想表达的是,尽管教育部门没有要求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但是学校、班主任看到了它的价值并加以实践,这种主动“破茧”意识源于班主任对工作延展与突破的自觉。
“破茧”何处着力
记者:具体说,“破茧”应在何处着力?
李家成:我认为可以从有研究的实践、有温度的体悟、有品质的交往三个方面着力。
具体说就是用研究者的眼光直面学生的发展,用心并不断创新实践,专注于一隅,执迷于一事。
记者:就是说,班主任要把工作扩展到为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奠基上,而不是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在校的常规管理。
李家成:是的。我们打破这种工作思维,要着眼于更广泛的空间。还是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对于自然、天地、农业已经比较陌生,若班主任能用研究学生的眼光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缺什么,就会发现有太多事情可以做。
因为我目前大学任教,学生升入大学甚至读硕读博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一代学生身上的担当、创新精神,但同时也会看到不够自知、不够自明等特点。带大一新生的时候,我总会听到他们抱怨专业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学校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只不过是为了考上“985”学校才踩着分数线进来的。于是,因为执着于“985”,却丢掉了很多东西。
我们需要以学生为研究起点,用心培养学生,为其终身发展领航,而不是考入名校就万事大吉。
记者:以学生为研究起点,实践有温度的教育,这种培育理念带给学生的改变不仅是现实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
李家成:精神层面的培育更需要班主任有温度的陪伴。我曾与来华东师范大学读博的美国学生聊天,问他们小学毕业后有没有去看望过小学老师?他回答没有。但我们的班主任与学生不是这样的交往状态,无数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终身交往,来自学生的情谊是老师一生的财富。
记者:有品质的交往会给班主任自身成长注入怎样的活力?
李家成:有品质的交往指与优秀的班主任交朋友、与理论研究者交朋友。有句话说,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顶峰。
我是大学教师,与许多中小学教师有交往。有人觉得大学教师是助人的角色,实际上根本不是,我们是相互学习的关系。比如上海临港实验中学的班主任董雪梅,她积极探索建班育人的有效方法,经常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旅行活动,在实践体验中增进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实现校外活动的教育性、综合融通性,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她组织的“七色花中队”和浙江武义“小水滴中队”合作开展的“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是“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的全国首例。您看,与这样优秀的班主任交往,我多么幸运啊!这是宝贵的向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学习的契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可以这样想、这样做,中小学班主任也可以这样想、这样做。与优秀的班主任交往,就会增强自己的“破茧力”。
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也许正是突破发展之“茧”、工作之“茧”的有效途径。总之,富有研究性的实践、有温度的体悟、高品质的交往可以成就更多的班主任,形成班主任发展的新格局。
“未来”是何模样
记者:您分析了“茧”的成因及破解之道,那么“破茧”之后的班主任可能“升级”为哪些角色?
李家成:可以有多种角色,首先我特别想突出一个角色,班主任是“适应性专家”。“适应性专家”一词还是我从新西兰教育部首席顾问斯图尔特·麦克诺顿教授那里学习来的。有一年,我陪同他到上海一所小学考察,那天班主任正在组织一个有关中秋节的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学生展示、亲子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形式展开,师生乐在其中。斯图尔特·麦克诺顿教授看完以后说,中国班主任就是典型的“适应性专家”。当时我不熟悉这个词,便请他写下来,我查阅后发现“适应性专家”是国外教师的最高境界之一。
班主任需要面对不一样的学生,随时注意班级环境的变化,一切都需要直接面对。小到班徽设计,大到主题班会构思,甚至家校沟通用词,背后都蕴藏着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发展的关注与研究。这极具挑战性,班主任要具有丰厚的积淀,并具备将潜能“变现”的本领。
其次,班主任还是班级教师团队的领导者,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领导者,这需要拥有综合融通的能力。
记者:班主任是领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
李家成:谈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时候,我们脱口而出的往往是备课组或者教研组。可是,站在班级学生的角度,就算语文备课组有10位教师,但真正与一个班学生有联系的只是其中一位教师。那么,站在学生与家长的角度看,学校里哪个团队最重要?是教这个班的全体教师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团队恰是学校长期以来缺乏关注、基于班级的教师团队,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天然领导者。
作为班主任的成就感、意义感和价值感在于怎样对待学生,怎样全身心地理解、支持、帮助学生,助力每个学生的成长。所以,每位班主任在自我的教育生涯中都难免会作茧自缚,但更需要破茧成蝶、翩跹起舞,感悟生命拔节的美好。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