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节假日没有校外学科培训,平日里书面作业也变少了。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推行,我国基础教育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双减”之后,孩子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作业负担少了,休息睡眠多了
上学放学时间调整,是“双减”政策落地后,不少家长和孩子们最先感受到的直接变化。
在北京,市教委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下午放学时间调整至17:30。若家长有特殊原因接送需求,可向学校提出申请。
“十一”假期后,杭州初中全面取消统一早读,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杭州市教育局要求,非寄宿制初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寄宿制初中晚上就寝熄灯时间不得迟于21:30。
广州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向课堂要质量,尽量不留作业回家,全力保障孩子每天10小时睡眠和1.5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早上差不多能睡到自然醒,踏踏实实吃完早餐再去学校。”广州市越秀区一名五年级学生说。
11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一学校的学生们在课后参加集体跳绳活动。
上学时间延迟,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充足的睡眠时间;放学时间推后,则是为了解决家长难以接送的“三点半”难题。
下午4时左右,走进安徽合肥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操场上,田径社团、啦啦操社团、篮球社团等在进行训练;教学楼里,各年级均有“课后服务”,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写作业、阅读、绘画……
11月1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国际文化节上,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软陶作品。
“双减”改变的不仅是上学放学作息时刻,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分配也有了明显变化。
“以前每天到家后,各科都有作业,听写、改错、打卡,经常弄到很晚。现在不少作业在学校就已完成,孩子可以早点睡觉了。”成都某初中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10月底,全国义务教育学校中,99.3%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7.1%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学校普遍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校外培训少了,兴趣爱好多了
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正是“双减”目的所在。不用再“赶场上课”,能否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
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十多年来持续开展的“1+X”课程每学期已开到70多门,供全校学生选修,“双减”落地后愈发受到家长和学生欢迎。
“‘双减’本质上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追求育人的高质量。”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认为,一方面要踩住“刹车”,把学生从过去繁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要为学校教育迭代踩下“油门”,重构全面落实儿童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学校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11月24日,海南省万宁中学的学生在上书法课。
“双减”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走向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或捧起课外书、拾起画笔,打卡书店、博物馆等,投入更广阔的兴趣天地。
沈阳初一学生崔宸溪因指出英语教材配图错误而登上热搜,被网友称赞:“后生可畏!这才是素质教育应有的样子。”他的妈妈王丹说,曾为孩子“补习班报得少”而焦虑,但最终决定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双减”之后,酷爱昆虫的崔宸溪有更多时间去户外观察、去图书馆选书,坚持心中的那份“热爱”。
北京图书大厦在“双减”后迎来更多看书买书的中小学生,一些民营书店也积极尝试课后阅读服务,举办公益讲座。“现在补习班不让办了,孩子有大把时间阅读,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北京家长孙先生说。
专家表示,“减”负担也要“涨”兴趣,孩子们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双减”势必带来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态,让孩子们在兴趣爱好的陪伴中乐享童年。
孩子时间变化 冲击传统理念
“双减”是一场力度空前的改革,必然对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带来冲击。
今年10月,贵州一家长抱怨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却遭到37名家长联名要求其为孩子转学,理由是理念不同。培训机构上不了,就“一对一”或“攒班”;学校作业少了,就自己买卷子让孩子“刷题”——这样的理念,确实与“双减”背道而驰。
改变惯性思维,减少家长的焦虑,需要一套“组合拳”。
10月15日,北京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学生表演舞蹈《太空》。
“校外问题从校内多想办法解决,课外问题从课内多想办法解决,学校要在党建、课程、教学、作业、课后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发力。”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认为,“双减”应从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双向发力,让教育回归学校、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让学校回归育人,增强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回归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最终实现“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目标。
“要以育人共同体建设为载体,深化家校协同工作。”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让家长理解政策,信任教师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协同育人。同时,要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建议,学校要以教学改革实绩赢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并引导家长改变短视化、功利化教养心态,一些“双减”配套改革还需深入推进。
11月24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学生在“屋顶生态园”里收获胡萝卜。
减负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久久为功。各地学校和家长代表纷纷表示,落实“双减”还需要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深化、社会用人评价导向变革,让人才成长通道更多元、更宽广,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