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一件明亮的乐器。惊蛰敲着鼓点,让冰冻的土层渐渐变得酥松。一只只睡虫蜿蜒而出,惊醒了睡眼朦胧的草籽。很快,春便领着千军万马,一路高歌,浩荡而来。春分轻轻拨动琴弦,一串串绿色音符喷薄而出,时光顿时温软起来。一首首,一阕阕,饱蘸春意的字句,纷纷落入文人的诗页。
墨迹未干的信笺,散发出淡淡花香。晨光熹微,我坐在山下的亭榭里,独自感受“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河水暖了起来,也似绿了起来,曲曲折折,向远方流去;山也换上了新装,恨不得长出脚来,和春天赛跑。
几株梅花略施粉黛,羞羞答答,探头闪进了亭榭,我闻见了缕缕冬日余香。山的那一边,我又仿佛看见那梨花瓣瓣,宛如官窑里烧制的白瓷,细腻,锃亮得晃眼。我不知道,飘过我鼻翼的芬芳,是不是参入了梨花的肤香。
我脚步轻缓,身轻如燕。我忽然有了高歌一曲的冲动,不像古人,偏爱滋生闲愁,常常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史上远行的人,身在千山之外,思念像宣纸上洇下的墨痕,从旧时光里款款延伸过来。我看见一只小鸟,掠过溪流,突然,斜冲向天空,划过美丽的弧线,让我心生欢喜。我似乎听得见春天拔节的声响——那是豆蔻华年发出的声响,那是向上向前的力量。小鸟看见了,我也看见了,春光里生长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慵懒一冬的人们,像约好了一般,齐刷刷地拥向广袤的田野。趁着春光,他们有的扶犁耕作,有的撒着种子,有的施着肥料,把最美好的希望撒在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上。夕阳下,一头刚走到田头的老黄牛,抖擞了一下身子,新鲜的泥屑从它腿弯处簌簌落下。它扭过头,望着刚刚耕种的土地,默默地想着心事。接连几个夜晚,它和主人一样,像是被什么东西鼓舞着,心中充满了激情。
它自然不懂诗的意境,哪里晓得“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可是,它当仁不让,入了诗句。接连几个夜半时分,明月覆照着大地,主人兴致勃勃地将它从牛棚中牵了出来,它知道到了春分,便是耕种的大好时节。这时,女主人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头发蓬松地站在院子里。
我捧着诗书,诗页中的情景依稀在眼前:主人肩荷铁犁,妇人握着锄头,一头老黄牛正不紧不慢地跟在他们身后,朝着田野走去。一轮明月,悬在中天。
前日,故乡的老友给我打来电话,老家正在为春分祭祀作准备。“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在我们老家,有春社之说,那是自西周时延续下来的狂欢节,用以祭祀土地神。那是属于春日的盛宴,社鼓竹箫,一低一高,相随相和。人们吃着新宰的牛羊,喝着自酿的腊酒,载歌载舞,心头荡漾着无限的美好和期盼。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春天是短暂的,稍纵即逝,让我们且走且珍惜,千万别虚度了春光。
蒋小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