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3.89%,随着农村“撤点并校”的推进,乡村完全小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只设置一二年级的乡村教学点,严峻形势下,乡村小学应该如何发展?河南省济源市梨林镇梨林小学的段济宁校长用行动书写了自己的答案。
“六区两馆”田园劳动基地大变样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的故事,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口口相传。河南济源,就是故事的起源地。这里的人民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锲而不舍、奋发图强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撤点并校”步步推进。2014年,梨林小学从完全小学变成了只保留一二年级的乡村教学点,师生由300名变成了30名学生、4名教师。面临着生源枯竭被撤销的危局,校长段济宁心急如焚。随着附近的村小日益萎缩,如果再没法突出重围,梨林小学的孩子们也将被家长陆续送到梨林镇中心小学。
学校小、资源少,怎么才能用有限的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呢?段济宁绞尽脑汁。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院子里堆放的轮胎,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利用废旧轮胎,给学校来个旧貌换新颜?”他说干就干,从邻里处搜集到百十来个轮胎,刷上五颜六色的油漆,种上生意盎然的绿植,学校经过这么一番打扮,变得充满生机和新意。
校园轮胎盆景
接着,段济宁又积极申请基金会支持,将桌椅板凳全部换新,他又带头粉刷展览室、进行学校线路大改造。短短两三年时间,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学校有一片闲置区域可以开辟为百草园。于是,他开始带着孩子们开展“田园劳动实践”。
现在,走进梨林小学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绿意。
一条长长的七彩长廊上挂满了葫芦、丝瓜等攀爬植物,待到绿荫遮天、果实满棚时,孩子们在下面玩耍、读书,感受着人和自然的和谐。
百草园一瞥
占地240平米的百草园内,20多种各色蔬菜、花卉争奇斗艳。孩子们参加比赛赢了,奖品就是菜地里新鲜的蔬菜。经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时气变化和无穷奥妙。
夏日炎炎,荷花鱼池区莲叶高举,芙蓉飘香,锦鲤竞跃,龟鱼嬉戏,为校园增添了一丝野趣。
金风送爽,每当小麦、玉米成熟时,师生们齐聚农耕石器区,用石牛槽、磨盘、碾子加工玉米糁,从掰玉米、撵玉米、磨玉米到筛玉米面,亲身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
轮胎坦克
老师们还亲手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游乐活动区,3米高的轮胎攀爬网、轮胎秋千变成了孩子们最爱的游戏乐园,轮胎小巨人、坦克、茶壶等,显示了老师们无处不在的巧思。
段济宁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慢慢地,梨林小学有了名气,学生人数增加到50人,一年间在《教育时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教育网》《映象网》等新闻媒体刊登报道160多篇,获得了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椎化管理特色校的荣誉,这是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的最高荣誉,对一个乡村教学点来说实属不易。
现在,段济宁带领全校师生建成了“六区两馆”田园劳动基地,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孩子们的成长正是从这种初始自然的环境与人际的和谐体验出发,逐步展开自由自主发展的可能性。这种质朴的宁静与和谐也成为乡村少年成长过程中不断回返的生命起点。
把劳动课程真正扎根在乡村的土壤上
不仅如此,段校长还带着老师们一起开发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每周开设了2节“田间课”,内容包括种植课程、消失的劳动用具课和不定期的24节气课。
种植课程中,家长和老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学生从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日常管理、到收获,全程参与。从当初分不清韭菜蒜苗,现如今,孩子们已经能种出几十种蔬菜。
在这里,孩子们学会种下希望,在日月轮转中长怀期盼,直至金秋之时收获沉甸甸的硕果。通过种植,孩子们找到了自我价值感,而且在劳动与期盼中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这便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最初的教育,这种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某种整体性与丰富性,给予孩子们以生命的丰盈。
农耕文化展览馆一角
消失的劳动工具课主要依托农耕文化展览馆,被沧桑岁月雕刻过的步犁、耧车、叉、推板、木升等六十余种农耕用具,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为了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田间地头,和孩子们一起使用播种机、耧车。
结合24节气和传统农历节日,学校开设了24节气课。春分翻地、夏天举办“瓜果宴”、清明踏青、端午画彩蛋、秋分百草园内拔花生、中秋时节做月饼、冬至时大伙儿用自己种植的萝卜包饺子。
乡村教育发展,乡土文化是绕不过的话题。70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土机的轰鸣替代了乡间鸟儿的啁啾声,高楼大厦让炊烟袅袅成为永远难以再现的记忆。尽管如此,乡土中国“乡土性的某些特征”依旧保持了鲜明的特色。毕竟,数千年来形成的礼治秩序、家族制度,已经沉淀为中国人刻着骨子里的记忆。东方农业文明中的某些优良品质,亦可以成为工业化时代兴起的城市文明的有效互补。
针对农村年轻人正在日益脱离乡村、思想上远离乡村的“失根”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强调“要重视地方文化谱系的建构与乡土人文教育”,鼓励有乡土情怀的学者“自己来描写自己”,在社会大发展时代,寻求变中之不变——在大自然和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求生命的永恒。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开始施行,乡村振兴需要源源不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段济宁校长所为,正是在为孩子们培养一颗爱农村的心。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认为,加强乡土教育系统性建设是突破乡村教育瓶颈的手段之一。开展乡土教育首先要做到基于正确理念指导下的乡土教材开发;其次,对全国乡土教材要进行系统性的收集和珍藏;最后,要通过深入地学术研究来促进乡土教育的发展。
孩子们在喂小兔子
现在,梨林小学在段济宁的带领下,通过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学会思考、质疑、主动探究,让孩子们在体验、参与、协作中获得多元的人文教育经历。同时,还引导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魅力、认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帮助孩子们建立与家乡的亲密深层联系,帮助孩子们发现生命的根。
布谷鸟鸣麦梢黄,又是一年碾转香
乡村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场域,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场域,是连通着乡土历史与乡村文化的独特空间。乡村教育的依托,除了乡村自然环境,就是乡土文化。乡村文化,一边连接着乡村民间民俗文化,另一边连通着传统中国的乡土文化。
“碾过风,碾过雨,把尘世多少苦辣酸甜的人生,碾成岁月沧桑的记忆。”碾转是河南独特的美食,更是老一辈的的沧桑记忆。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麦进入灌浆丰子阶段,正是加工碾转的最佳时期。走在大街小巷上,常能听到悠长的叫卖声——“碾转、碾转”。
今年小满节气前,梨林小学的师生走进麦田,开展“小满节气进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感受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体验劳动的快乐。
孩子们认真听校长讲安全要点
一听说要去做碾转,小馋猫们红扑扑的脸蛋上挂满了笑容。师生们拿着箩筐、挑着扁担、握着镰刀排好队形走出校门,绕到学校后面的麦地旁,段济宁讲解了小满节气知识,强调了进入麦田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跳进了麦地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收割小麦。很快,他们掌握了割小麦的要领,心满意足地抱起麦穗放进筐里。不一会儿,就收割了好几筐的麦穗。割麦、恰麦、担麦,大家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麦田里的希望
看我抱得多不多?
“小胖,你来试试能不能挑得动这筐麦穗?”段济宁让班里的大力士小胖来挑战下。小家伙身板壮实,挑着二十来斤的麦穗筐走了几步。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一个个都要来挑扁担。一会儿功夫,沉甸甸的麦穗被运到了校园里。早就等待在校园里的义务帮忙的奶奶们,拿起一把麦穗放在石磨上揉搓。
学校请来有经验的老农帮忙
碾转虽然好吃,可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要经过搓麦脱粒、清洗去皮、翻炒晾晒、簸箕去杂、石辗磨制等多道工序,任何一步出问题都会影响碾转的质量。为此,学校请来了3位有经验的老农领着师生加工。
孩子们捋麦穗
麦穗被分成了好几堆,孩子们围在麦堆旁,用小手把麦穗捋齐。捋麦时麦芒扎手、搓麦磨红了小嫩手,可没有一个孩子喊苦叫累。捋齐之后,麦穗要放到铁箅子或者簸箕上揉搓,搓出新鲜麦籽。然后将麦籽放到簸箕里簸去麦糠等杂物,经过去糠、汆炒等步骤,经过一中午的努力,用于加工碾转的绿色麦粒已准备到位。
下午孩子们上课,没课的老师纷纷过来帮忙脱粒、晾晒。3点来钟,全体师生来到石辗前,进行碾转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制。
齐心协力推动石碾
五月天艳阳高照,老农、老师和孩子们三三两两一组、齐心协力推动沉重的石辗,一滴滴的汗珠从他们的脸颊上悄然滑落。随着石辗转动,炒熟阴干的青麦粒被碾压成嫩嫩的、长长的细条,透着缕缕麦香的“碾转”终于新鲜出炉,其色泽青碧,清香爽口,孩子们按捺不住美食的诱惑,一边推磨一边捡起一两根碾转品尝。
炒碾转喽!
舌尖上的碾转
最后大师傅支起大锅用鸡蛋炒碾转,孩子们排队等候,一个个翘首等待。终于,香喷喷的碾转炒鸡蛋做好啦,美味碾转征服了每个孩子的味蕾,自己动手做的美食吃起来格外香。“碾转好吃真难做,一碗碾转汗湿襟”,这下子孩子们可真是体会到了。
其实,碾转最开始并不是用来“尝新”,而是用来应对一年之中,新麦还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的“青黄不接”的时间段,这时候刚灌浆的小麦就是老百姓的救命粮,人们把这些青麦割回家,用火烧熟了,再用手搓着直接吃进肚子,后来才演变为碾转的吃法。虽然一年里只有“小满”前后几天能吃到碾转,但这种食物依然在中原大地传承了上千年。舌尖上的“碾转”滋味,不仅连接着古与今,而且连接着他乡与故乡。
段济宁校长
在文化的视角下,乡村中的每一个人都共享了历史变迁、传统生活方式与习俗的记忆。神州大地上,无数形态的乡村凝聚了五千年来华夏民族共同形成的历史记忆。目前我们的乡村面临精神与物质双重贫瘠的局面,延续乡土文化的使命,时代呼唤着更多爱家乡、爱农村的人去承担。
生于斯长于斯,梨林小学的学生们通过与家乡、自然的深度互动,学会对故乡、对大地保持敬畏之心,学会尊重故土的历史文化、一草一木。在全社会构建生态文明的今天,段济宁通过多元化劳动教育,将万物和谐共生的意识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通过走独特的乡村化的道路,他把课程真正扎根在乡村的土壤上,将劳动教育与乡土人文教育相结合,更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乡土意识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