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大同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试点工作,切实履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提高法治教育质量和实效,大同市团市委立足实际、力促实效、积极推动,争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倾力配合,日前,大同市首家体验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挂牌启用。
高位推动 主动作为
团市委把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大同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试点工作方案“三基地两机制一队伍”工作举措的破题之举,高位推动基地建设工作,在深入调研、多方沟通的基础上,争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配合,敲定事项,明确方案。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受教内容,确定在校学生为受教主体,把握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找准方向。多次前往基地召开现场推进会,吸纳公检法司等司法部门专业性意见建议,共同研究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功能设置,在原有基础上增设法治知识、禁毒教育、交通法规、模拟法庭等展厅。发动各级团组织,在青少年群体中选取代表性样本,收集青少年需求,把科普创客、民宿文化、当地历史演进、生命安全等内容嵌入基地建设,更好服务青少年成长。
改革形式 丰富内容
为激发青少年学法热情,切实提高法治教育实效性,团市委联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着力创新法治教育形式,丰富法治教育内容。 突出科技性,禁毒展厅不间断播放团市委原创《因为诱惑》、《我为禁毒做代言》等法治教育短片;交通法规厅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短片、交通法规知识卡通片等。采用图解、声光电、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向青少年灌输法律知识。突出体验性,让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参与“模拟法庭”,再现案件庭审全过程,零距离体验和了解法庭审理的程序;通过模拟现实驾驶、安全带碰撞实验等高科技手段,让青少年亲身体验模拟各种环境场景,充分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内生动力。突出互动性,积极引导法律专业领域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活动中,以实物展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法律知识测试等配以现场答疑解惑,对青少年进行犯罪预防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持续发力 不断深入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发力,扩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空间,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打造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不断完善体验式法治教育实践模式,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少先队研学实践体系;着力开创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安全自护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切实维护好青少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联合公检法司等单位,形成合力,将监查开放日、法院开放日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体系。